星期二, 8月 26, 2008

[張嘉玲]韓國KAIST Business School



韓國KAIST,是韓國以理工聞名的大學,本部在首爾偏西南方的大田,距離首爾大約兩個小時的車程。在韓國,只要你說出,你念的是KAIST,通常大多數的韓國人,都會對你投以不可思議的眼光,外加稱讚你是Genius(真的被說得很不好意思),因為,KAIST在韓國人的眼中,大概地位就等同於MIT。

而我交換的是KAIST商學院,也是韓國不錯的商學院,只有碩博士學程沒有大學部,來念MBA的必定是有工作經驗的人,所以交換期間,身邊的韓國朋友不少是來自韓國的財閥員工。

地理位置也不同於KAIST校本部,或許是因應許多大公司都在首爾,因此獨立的座落在首爾,從地鐵圖來看,我的學校在1號線的回基站附近,鄰近韓國私立慶熙大學及國立高麗大學,雖然稱不上是交通樞紐,但是要到每一個著名景點或是到火車站都很方便,也不需要花很多時間。

櫻花開時校園一角

KAIST Business School實際上課時間是十六周。然而申請交換學生對我來說,最大的目的,除了學習專業知識以外,其實就是希望可以多了解當地的文化,以及多交一些朋友。然而這前前後後四個多月來,的確收穫滿滿。

下雪後的宿舍窗外

一、課程


跟政大選課模式不太一樣,KAIST是開學的第一周一邊上課,一邊選課。所以在抵達之前,完全不用擔心選課登錄的問題,但是可以先看看學校寄給大家英文授課課表,課程包括IMBA, Finance MBA, Techno MBA, Information Media的英文授課課表。正規生的課,交換生也都可以選。另外,學校交換中心會為了交換生,請外語大學的老師特別開一週三小時的韓文課及Business and Culture of Korea。每位交換生最少選三門課。

而我因為在政大的學分也差不多,再加上希望有多一些自己個人的時間,所以我就只有選三門課。除了韓文、Business and Culture of Korea之外,我另外選了Techno MBA的Electronic Commerce and eBusiness。

1.韓文(Korean Language)


這門課,是學校請外國語言大學的韓文老師,以英文教授,教交換生一些基本且馬上就可以派上用場的「生活用韓語」,也因為如此,當老師教完我們母子音發音後,就開始教我們實用的句子,讓我們出門去可以念得出路上的招牌,買東西的時候,可以跟老闆問價錢;吃飯的時候,知道怎麼點菜;坐計程車的時候可以跟司機說明我們要去的地方。因此,我認為這門韓文課,事實上,對於我們這些在韓國只待四個多月的交換學生來說是非常實用的,畢竟大多數來韓國的交換生,都沒有任何韓文基礎。而有時候,當你離開校園走到外面的時候,如果不會一些些基本的韓文,事實上,並不是那麼容易跟當地人溝通。只是,如果你抱持著想要學到文法、拼句型或考檢定的話,這門課可能就不是那麼適合。

然而學習韓文的這十六周,漸漸的讓我對韓文,也對我自己有點改觀。因為在選擇韓國前,其實對於韓劇或是一些韓國的文化並沒有什麼興趣,所以總是視韓文的符號像是火星文一樣,但是要去韓國前,有時候找一些資料必須看到韓文網頁,就讓我覺得頭很痛。後來,開始上了韓文,才發現,多學一種外語真的是幸運,是我來到非英語系國家交換,最大的收穫之一,再加上,其實韓語的系統跟造詞邏輯其實跟中文或是閩南語有異曲同工之妙,所以對於我這個亞洲人來說,的確是比班上的西方人進入障礙小很多,所以相對於其他歐美來的人叫容易上手。現在的我,看一些韓文網頁,不會陌生,也會試著去查字典,雖然在文法及組句子上,障礙還是很大,但是會了一點點韓語,也讓我可以更加的去了解韓國的文化,並且「破破的韓語」常常也變成我交韓國朋友的利器。

韓文課的同班同學

2.韓國商業與文化(Business and Culture of Korea)


這門課,算是一門有趣的課,因為每個禮拜的主題都不一樣,但是當然就是圍繞著跟韓國商業及文化相關的議題,像是南北韓議題、韓國歷史、韓國飲酒文化、韓國財閥發展等等,除了請講者來,當提到韓國藝術的時候,學校還安排了做韓國傳統珠寶箱(Han Ji)的課程。然後也安排我們到一些公司或是博物館去參訪。其中,也幫我們報名了去南北韓38度分界線的板南店參觀,讓我們有機會更接近神秘的北韓。

3.電子商務(Electronic Commerce and eBusiness)


這是一門Techno MBA的選修課、博士班的必修課,以韓國各類電子商務為課程個案,也成為分組後,各組的議題。韓國的電子商務發展的很快,像是電子銀行、網路購物比起台灣,似乎產值都要來個高出許多。在這門課中,老師介紹各類電子商務,並且都拿韓國本國為例,請講者來介紹商業及獲利模式,也因此,讓外國學生可以更直接的了解韓國的電子商務現況,也因為老師分組的安排,外國學生必須跟韓國本國學生合作,所以,通常這門課中,會激起叫多元的火花。

二、在KAIST的外國學生


與以往不同,今年在KAIST Business School的交換生少了許多。再加上KAIST原先的外籍生,在KAIST的外國人,算起來只有十多個人,但是因為學校的宿舍安排及課程安排,我們這群外國人的交集挺多的。本來出國前,都聽說,亞洲的學生比較容易跟亞洲學生在一起、歐洲學生也比較會自成小圈子,但是來到KAIST後,除了一起從台灣去的嫚璘之外,最常混在一起的,反而不是韓國朋友,而是歐洲的那群朋友。

並不是說,可以跟西方人交朋友是多麼了不起的事,但是跟大多數的台灣學生一樣,一開始我對於西方人的態度其實是戒慎惶恐,不好意思跟大家一起出去聚會、聊天的話題好像也都要盡量生,但是慢慢的,才真正體會,其實跟西方人交朋友並沒有那麼難,大家就是盡量的交心,也許文化上會有些許的隔閡,像是有時候他們也會不懂我很習以為常的一些小習慣,但是解釋後,大家總是能坦開心胸的接受別人不一樣的地方,這樣的過程,對我來說,除了以前說得包容心—接受別人其實跟我們是不一樣的之外,其實也培養了我另一種習慣,就是要想辦法讓別人了解我們。也許也是拜KAIST今年交換生就少,所以從一開始到最後,交換學生群都沒有出現所謂的小團體,大家有要去哪邊玩或是那邊吃飯,總是會互相詢問、不分你我,也因此,漸漸的跟西方人相處習慣了,就變得很自在。這樣的過程,對我的交換生涯影響很大,也讓我改觀許多、也跨出去許多,更讓我交到很多好朋友。

外籍生

三、韓國文化體驗


距離台灣搭飛機約兩個半小時就可到達的韓國,在部份人眼中,因為似乎都根源於中國文化,所以文化上不會有很大的差異;另外部份人也許非常反差的認為,韓國是個奇怪的民族,也許是因為他們在國際賽中的表現,讓人對他們一點好感都沒有。
然而對我來說,因為我是一個不喜歡帶著成見旅行的人,因此對於一個地區的感覺總是要我到了、觀察後,用「體會」與「感受」去了解之後,才會對這個地方有所評論,也因此,這四個月對我來說盡是驚奇的文化之旅。

初到韓國時,因為學校有安排每個交換生都有兩個照顧你的韓國mentor,所以很快的就交到韓國朋友。

Mentor

接著, KAIST的研究生 每個人都會被分配到一個lab,無關跟的老師或是其他因素,總之是random的分配,而交換生也一視同仁的分配了一間,也因為這樣,認識的韓國同學就更多了。

我在lab的位子

在這個學校裡幾乎每個正規生都有很多課業,所以平常其實非常非常忙碌。但是也因為認識了這些韓國朋友,所以體會韓國文化的機會也就多了。以下稍微簡短介紹幾個小文化:

1.重視輩份


常常你剛認識一個韓國新朋友,很容易也很快就會被問到的問題就是「你今年幾歲?」。也許一開始你會覺得很奇怪,但是事實上是因為韓國人很重視輩份,他們很少直接稱呼別人的名字,所以當他知道你幾歲,是比自己大或比自己小後,他才知道怎麼叫你。像女生叫比自己大的女生要叫「o-ni(姊姊)」,叫比自己大的男生要叫「o-ba(哥哥)」諸如此類的稱謂。不過往往長輩也必須在大家一起吃飯之後,擔任付帳單的角色。

2.飲酒文化


在韓國,到處都有喝酒的bar,不僅如此,吃飯的地方也幾乎都會賣啤酒或燒酒(韓國酒soju)。可想而知,韓國人的生活幾乎跟酒分離不了。不管男女老少幾乎都喝,有時候認識了一個看似弱小的女孩子,其實酒量好的不得了。

但是即使是在喝酒狂歡的時候,他們仍然非常注重備份及一些禮節,像是一定不能自己斟酒,你也要隨時注意旁邊的人酒杯空了嗎?如果空了,要趕緊替別人斟,長輩替你斟的時候,你也必須一手拿起杯子,一手輕輕的扶著拿杯子那手的手腕,以表示禮貌。跟長輩喝酒時,晚輩必須稍微遮起來,等等特別的禮節。

另外,他們也喜歡在喝酒的時候,弄一些餘興節目,像是韓國家喻戶曉的炸彈調酒(啤酒加燒酒)。跟韓國人一起喝酒,可以看到他們在課業後、下班後大解放的樣子。也因為韓國仁愛喝酒的習性,神奇的是不僅僅在週末,周間你就可以在路上、地鐵上看到醉漢。

喝酒時的餘興節目

身為一個外國人,即使本來不太喝酒,也會因為韓國人的熱情及飲酒氛圍也就跟著一起喝,畢竟,入境隨俗。有人說,韓國人愛喝酒是因為壓抑,平常上班、社會階級、輩份之間擁有的壓力都很大,所以讓他們喜歡用喝很多酒來逃避現實、或是。但是有時候,這樣的文化其實也讓人感受到他們對於人與人之間重視的程度。他們往往是藉由喝酒這個活動,跟朋友相處、聊天。

3.韓國婚禮


因為修某堂課,認識了一位韓國同學兼六月新郎,很開心他的友善,邀請我去參加他的婚禮。
去之前,戰戰兢兢,畢竟在台灣也只有自己參加過一次婚禮,完全不知道韓國的禮數的我,只聽說要穿的正式一點,還有要包禮金,不過因為賴著一個朋友一起去,硬是只寫了一張賀卡,然後特地買了一件洋裝,硬著頭皮去參加了。

朋友的婚禮,辦在延世大學的校友Wedding Hall,會場分成兩個廳,一邊是像西式教堂的觀禮廳,新郎新娘站在台上、親友坐在台下,司儀念很多祝福的話,只是我一句也聽不懂。整個典禮

進行大概40-50分鐘左右,而另一個廳就是吃吃喝喝的buffet。

典禮進行的同時,大多數的人其實都待在buffet這邊吃東西,雖然有個大螢幕現場直播典禮實況,但是全場好像只有我一個人在看,典禮結束,新人步出白地毯,沿途是由一群軍人層層把關,新郎必須要過關斬將:像是伏力挺身、抱新娘轉啊什麼的,象徵新郎經歷過military service是健壯的韓國男兒,接著,速速吃飽飯的大家,就到典禮那邊的廳跟新人大合照(是官方版的大合照),而我因為沒進入狀況,還在吃,所以就沒跟上這次的大合照,只好自己私下再去找新郎新娘另外照。合照完之後,婚禮幾乎就結束,朋友們幾乎都閃光光,只剩下一些親戚,對於第一次參加韓國婚禮的我,真是大傻眼,一來是因為,我還沒吃飽,(雖然我沒包禮金,吃太多也不好 XD),另外原因是,這也太秒殺了吧!(有一點遲到的我,屁股都還沒坐熱呀)。

韓國朋友的婚禮
而在禮儀方面,不知道是不是常態,但是就我所看到的跟大家分享

(1)禮金方面:


參加的賓客 跟台灣一樣,也是包錢不送禮,只是對台灣人來說 有點怪的是 韓國人用白色的禮金袋,金額的話,普通朋友的話就差不多三萬或五萬韓幣,好一點的話差不多都是十萬韓幣,如果自己沒準備禮金袋,可以到招待桌那邊拿,正面就寫上祝賀的話,背面就署名。

(2)穿著方面:


看到大部分的女生,會穿個簡單的小洋裝,男生的話 大多會穿襯衫,打個領帶,基本上都還滿正式的。

(3)餐桌上:


我參加的婚禮是buffet的形式,大家都很隨性,拿了東西,找到位子就坐下,不像台灣的婚宴,你屬於哪個階段的朋友,就要坐在那一桌。
當然,韓國還有很多其他特別的地方。好的、壞的都有,身為台灣人的我,有時候不能習慣某些事情發生,但是就是這些不一樣的地方增加我交換的有趣度,也是這些東西值得我去體會。

四、旅行


身為一個交換生,沒有好好的玩樂真的就太對不起自己了。只是相較於到歐洲、美洲交換的同學們,沒辦法去體會周遊列國的感覺,的確有點可惜。一來是因為韓國位在亞洲,其實本身離台灣就不遠,所以韓國周遭的國家,像是中國、日本,這些鄰近的、想去的,之前就去過。再來因為從韓國買回來機票基本上都很貴,及便是到日本,明明從台灣去就比較遠,卻依舊是從台灣買比較便宜,還便宜很多,基於這樣的理由,我選擇利用的韓國這短短的四個多月,多玩一點韓國本地的景點,即使是非常鄉下的地方,我也很有興趣去玩一遭。

韓國旅遊對於台灣人來說,其實相對於西方人要來的容易取得非常詳細的資料。像是背包客棧、韓國觀光公設都有很多詳細的資訊可以查詢。另外,不只首爾有地鐵系統,像是大田、釜山等大都市都有地鐵,而韓國的鐵路系統也十分發達,都可以輕易的從KORAIL的網站上查到需要的資訊,另外,如果你想規劃大於三天以上的長途旅行,外國人可以上KORAIL的網站訂購KR PASS。有了這張票在限定的時間內,你可以搭乘無限次的火車,當然也包括高速列車KTX。

韓國KTX

旅行,是一個很美好的學習過程。不僅是玩樂的過程,其中事先規劃的過程也是,當然還有旅行中突如其來不可預期的事件發生,都是人生歷練中非常難能可貴的經驗。

一趟交換下來,也許有人會問我,你到底成長了什麼。這種成長或許你沒辦法直接從我的外表看出,但是我想,我多了很多人生經驗、認識了很多人、經歷了很多事,統統都變成我寶貴的資產。

星期四, 8月 21, 2008

[凌銜佑]北緯60度的天空-赫爾辛基商學院

凌銜佑攝於芬蘭
「芬蘭!?去那麼冷的地方做什麼?」
這是我近一年前帶著興奮的心情打電話回家報告這個令我雀躍不已的好消息所換來我媽的不解回應!的確那是個很冷的國度,我感受過十月中旬北國芬蘭所降下的第一場瑞雪,也曾經在半夜兩點跟著一大群交換生像自殺般的老鼠跳進冰冷的湖水裡,更曾經在芬蘭北部的拉普蘭體會過零下二十度的恣意快感! 在那交換的四個月裡所有的回憶都透過一張張的照片與這篇心得湧上心頭,這此很誠心地跟大家推薦到北國芬蘭去交換,那將是一個令你永身難忘的美好回憶!

政大商學院與芬蘭所簽訂交換計畫的姊妹校為赫爾辛基商學院 (Helsinki School of Economic,簡稱HSE),這是全芬蘭最好的商學院,更同時囊括EQUIS(The European Quality Improvement System)、AMBA(Association of MBAs), 及AACSB(Association to Advance Collegiate Schools of Business)等三大項商學院的國際認證桂冠。HSE裡用英文授課的課程比例很高,諸如以下的類別/科系都可找到許許多多的商學院科目:Marketing and Management, Accounting and Finance, Business Technology, Language and Communication。有了對學校最初步的概念後我將就時間軸跟大家分享要去芬蘭交換的心得與注意事項。

出發前
在你確定要去體會競爭力連續三、四年都第一名的芬蘭時,請務必先訂好機票,基本上台灣沒有任何一班直飛芬蘭的班機,至少都要轉一次,當初我為了省錢所以轉了兩次,一次在香港、另一次在倫敦,學弟妹們如果早點訂的話通常都可以省下不少錢。另外,要注意秋季班的宿舍是9月1日才開,所以如果想要提早去適應環境的話就要自己先負擔住旅館的費用了,在此不特別建議這麼做,9月1宿舍開放時再進住並不算太晚。

在到芬蘭的前幾個月之前,相信各位一定會收到宿舍的申請單,在此簡單跟大家分析一下我所去過的各宿舍之優缺點:
1.Kamppi (Pohjoinen Rautatiekatu 29 ) – HOAS apartments
離學校很近,走路五分鐘就到了,但是房租很貴,一個月要近五百歐左右,
除非你是很堅持要住單人套房,不然並不特別建議住在這樣的豪宅裡,因為
就連洗個衣服都還要用手機撥號才能work,真的是頗不方便。
2.Pohjois-Haaga (Ida Aalbergin tie 1 C) – KY apartments
這是政大過去最多學生住過的地方,也是風評與C/P值最高的地方,一個月大約只要160歐,加上有免費的Sauna、洗衣機、游泳池和撞球可以打。裡面就好比是一個小公寓一樣,有三個獨立的房間,然後共用廚房、衛浴和客廳,還可以跟來自不同國家的人一同居住、聊天、感受世界各地的文化與居住習慣!唯一的缺點就是離學校頗遠,大約要搭30分鐘左右的公車才能到學校(41號公車可以直達喔)!
3.Pohjois-Haaga II (Ida Aalbergin tie 1F) – KY apartments
這裡和上面的宿舍是在同一個社區裡,差別在於房間大了不少,同時是八個人一起住的,所以通常會很熱鬧,其他的機能都和上面差不多,只是要多繳點房租費。
4.Itä-Pasila (Junailijankuja 5 ) – HOAS apartments
這地方我去過一次,離火車站不遠,所以上下學也還算是方便,但是租金還是比Ida 1C貴一些,裡面的設施也是大同小異。

在收到宿舍申請的同時或是前後不久應該也會收到來自HSE的選課通知,基本上我會建議學弟妹們去選修政大修不到的課程,既然都到了遠在6000公里之外的國度當然要把握機會學些台灣學不到的知識,不過這還要考慮到各系所所願意承認的學分問題,各位請先洽詢自己的系所辦。之後大家會看到近百門課程的名稱,一時之間應該會有些手足無措之感。課程代號為ABC開頭的是大學部的課,DE的則為研究所的科目,學期中隨時都可以退選,而唯一要被當掉的機會就是去考期末考,因為如果沒考期末考的話會自動被系統退選,自然也就沒有成績了,以下簡單就我所知到的課程分類介紹:

EU類

這是當時我最想選修的類別,畢竟人都已經到了歐洲了,不好好認識一下不是很可惜嗎?我當時選了Economic Geography of EU,老實說這課程算是挺輕鬆的,課程是採分組報告的方式進行,一組兩個人,整學期就只需要負責一個主題就好,當天就是上台報告45分鐘,然後再接受45分鐘QA就算功德圓滿了!想要挑戰用英文上台報告的話,這會是個很不錯的磨練機會,當時我為此花了很多時間準備!另外,如果是春季班的同學會建議你們選修Donig Business in EU,聽選修過的學姐說真的可以學到很多東西!
Finnish類
HSE有特別替交換生開了一門Finnish Language and Culture的課,課程分為語言與文化介紹兩大部分,loading不會太重,而且很多的交換生都會一起選修這門課程,有心想要多認識與瞭解芬蘭的學弟妹們不妨去聽聽看!
Finance類
基本上HSE的Finance課程都很「紮實」,如果有打算要修的話要有些心理準備,我曾上過Corporation Finance,但因為loading實在太重,所以中途就退選了,另一門是Mergers and Acquasition,這門課的教授不僅人好,對於財務方面的專業知識更是沒話說,對於這方面有興趣的學弟妹們可以去嘗試看看!建議最好有點會計與財務背景的人去修會比較輕鬆一點,不然在分組討論case時至少也要找有這方面為主修的人一組,不然會很辛苦!
International類
我在HSE修了一門Global Business Environment,其中的期末考佔百分之百,也就是說上不上課就是由你自己決定了,課程大約分為10來個主題,每週請不同的老師來上課、演講,最後的考試只有三題申論題,也算是頗刺激的,記得要把你所知道的東西全部一股腦的寫上去,一本題目本不夠寫的話可以舉手再要喔!
Communication類
最後我還修了一門基礎課:Business Communication,這其實是大一的課程,不過我想要學點用英文做商業書信與簡報的技巧,所以就來上課了,還記得老師叫David Miller,是一位美國人,所以上起課來英文幾乎都可以聽的懂,但是不要以為是大一的課就很輕鬆,因為幾乎每個禮拜都有作業要交!

另外,KY(HSE的學生會)也會寄信通知你一些有趣的program,其中最引起我注意的就是:Each one Teach Each one和Friendship Family。前者是類似語言交換的形式,填上你可以教導對方的語言與你自己希望學習的語言,然後交給KY去幫你配對,無奈歐洲人似乎對於中文不太感興趣,所以並沒有找到可以一起進行此活動的partner。後者是有一點點偏向寄宿家庭的感覺,但形式上還是有些差距,因為你並不是住在對方家裡,但是確有機會真正走進芬蘭的一般家庭,與他們一同吃飯、聊天、瞭解他們的生活作息,這方面我的運氣就還算不錯了,經由KY的穿針引線順利的找到了一個非常kind、friendly的芬蘭家庭,前前後後共去拜訪了四次,每次都和他們共進晚餐,其中我也稍微秀了一下「三杯雞」與「麻婆豆腐」,也與對方的父親在森林裡慢跑六公里,當然最難忘的經驗還是在對方家庭裡洗最傳統用木頭加熱的Sauna,那陣陣的木頭芳香味至今還令我印象深刻,個人認為在此看到、體會到更真實的芬蘭文化,遠比上課裡所學到得更令人深銘在心中,很推薦各位學弟妹去報名參加,當然也不要忘記要帶點小辦手禮去對方的家庭喔!

在我決定要「勇敢」地前往芬蘭去探險後,家人就一直很擔心我在那裡會受寒受凍,對此特別點出保暖衣物的注意特點。如果你想要到拉普蘭 (Lapland)去滑雪的話(極力推薦一定要去)那麼一條好的褲子是很重要的,建議大家可以去登山用品店買一條為Gore-Tex材質的運動褲,那麼不管你跌了多少次,永遠都是乾乾淨淨外加完全防水,如果還有點預算的話,一套有Gore-Tex的外套也是很受用的!至於靴子的部分因為行李的限重的問題,諸如靴子、毛帽、手套等都可以在當地買到不錯划算的商品!靴子如果真的想省錢的話或許可以不用買(Kamppi 旁邊的Antila百貨公司有一雙30、40歐元的防水靴),但是毛帽和手套是一定要的,不然耳朵和手指真的會凍到很難過!另外,除了厚重的衣服一定要帶之外,同時也別忘了多帶一些「短袖」,因為芬蘭的室內都有暖氣設備,幾乎所有的人一進房後就改著短袖為主了!

抵達芬蘭後
到了當地後,別忘了去市中心的World Trade Center大樓跟台北駐芬蘭辦事處打個招呼,那邊會有很熱情的秘書和你聊天、請你填寫資料,在國慶日的時候還會發函請你一同前去參與盛會,如果運氣夠好的話,有時候大使還會找我們交換生一起吃吃飯聊聊天喔!

再來就是開戶與辦交通卡的時間了,基本上到時候每個人的Tutor都會帶著所有的交換生一起去統一辦理,不過如果你是和我一樣帶了一大筆旅支過去的話,(選擇旅支是因為匯率較現金好且安全有保障,不過在要把錢轉入芬蘭的銀行時會收一筆小手續費)建議你可以自己去銀行辦開戶,所需要的手續也很簡單,只要帶著你的護照、HSE給的Certification和寫下你自己在芬蘭的地址就好,建議大家可以到Kamppi樓下的Nordea Bank辦理!交通卡的部分除非你是住在Kamppi 的宿舍,不然基本上是一定要買的,不過在購買之前還需要先申請一個居留證明之類的單子,建議與Tutor一同前往就好。

北歐的高物價眾所皆知,因此要省錢最好的方式就是到超市買東西回來自己煮,如果你是住在Ida宿舍的話,社區口就有一家alepa的超級市場了,但如果要買真正便宜的東西可以搭41號或是43號公車朝遠離學校的方向坐三站就會看到右手邊有大大的Prisma招牌,就好比是家樂福般的大賣場,這裡是我最常來
購買糧食的地方,另外市區kamppi地下室的lidle也是個不錯撿便宜的地方,那是家很有名的德國超市,賣的東西有些特別,有時間不妨也到那去尋尋寶!

如果想要在芬蘭剪頭髮的話,據我所知最便宜的一家理髮店是在離學校往HANKEN(瑞典學校)的方向走去約10分鐘右手邊一家名為UNIKA的理髮店,要先進行預約,然後跟對方說要剪學生頭,一次約15歐左右,如果沒辦法忍受四個月不剪頭髮的人可以來此,但也請不用抱太高的期待,因為這在當地是很便宜的價錢。

最後,有關玩樂的部分真的是多采多姿,一般來說外國人都很喜歡開party,不論是在家裡自己辦的還是到市區的pub去喝酒跳舞都一樣,既然都來此了當然要持著開放的心態一起參與、樂在其中,當然也不要太過火啦。如果是家中自己辦的話那麼便是要自己攜帶啤酒前往,主人只提供場地和音樂而已,建議酒量如果不是特別好的學弟妹也別逞強,一般來說歐洲人真的都很能喝,但是女生可能要稍微注意一下下會亂喝酒然後亂來的男生,碰到的機會不高,只是提醒一下而已。除了開party狂歡之外,KY會替所有的交換生舉辦一連串的活動,包括開學不久後就到來的24 hours party、體會各國文化的Sitsi Party、令我在半夜兩點跳湖的cottage weekend、享受搭乘高級郵輪到瑞典首都Stockholm、在零下十多度親眼見到極光的Lapland Trip,還有我沒有參與到的俄國與愛沙尼亞之行,活動一整個多到不行,學弟妹們可別玩過頭囉!

還沒有機會出國交換之前對於遠在北國的神秘芬蘭與歐洲充滿了無比的好奇心,在這趟四個半月的「旅行」裡我深深地體會到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的道理,台灣真的很美,但是也很小,外面的世界如果有機會的話應該要趁年輕的時候多去闖闖看看,很高興我能有機會在心底留下2007年秋、冬兩季芬蘭的皚皚白雪與北緯60度的天空藍!

PS. 有興趣瞭解更多的學弟妹可以上http://blog.yam.com/user/DaleLing.html,點選「芬蘭札記」與「遨遊四海 - 芬蘭」。
芬蘭的極光2007/11/23攝於Lapland by Dale

星期二, 5月 27, 2008

[yiting@捷克]西班牙-充滿新體驗的Granada

要出發前往Granada的那個早上,再把Ronda主要幾個點走走以後,就開始往火車站出發。由於時間太多,還順著人潮到城鎮稍微邊陲的地方的大超市逛了一會兒。在超市發現前一天用餐的時候,沙拉裡面很像嫩豆腐的乳酪(Queso fresco-fresh cheese),裝在很像布丁或優格的盒子裡,這種乳酪的口感很水,沒有太多發酵的味道,只有淡淡的奶味,很清爽。

從Ronda到Granada的火車比我預期要差一點,大概是因為在德、奧搭的火車都太讚了吧。不過一分錢一分貨,從Ronda到Granada只要12€。車走得很慢,停很多站,因為大都是一些鄉下小鎮,上車的多是西班牙人。

照著Hostel給的指示,很順利就找到落腳處。Hostel Oasis隱身在Albaycin邊緣靠近鬧區的地方,從賣很多印度貨的蛇街進入,稍微找一下就抵達了。櫃臺很友善,一樓的公共區域也佈置得挺有氣氛,且入住當天可得一杯free welcome drink,我選了Sangria(台灣譯為聖酒,其實應該跟聖不聖沒關,就是一種調酒)。但是真的由奢入簡難,從Ronda跟Sevilla的單人房換到八人房,不習慣。

在Granada待的兩天半裡,花了一天去Alpujarrs,大部分時間都在瞎逛。Granada的建築物屋頂多用土黃色帶花紋的屋瓦,且有一種亞洲風味的屋稜。

第一天下午在市區逛了一下,覺得自己該是時候努力吃到海鮮飯的時候了,免得太晚吃有相見恨晚的感覺。於是硬是找了一家願意做一人份海鮮飯的店家。其實這家店家看起來不太妙,但我想說這種東西能錯到哪去,沒想到真的很錯。海鮮飯底下還有湯、味道不鮮、加上米粒烹煮過頭都快爆了。另外點的現榨柳橙汁裡還有三條小白蟲在游........大失敗!

悶悶地回到hostel洗了澡,出來以後發現有個黃種人,先猜她是韓國人,結果是個香港人。但由於她普通話不好我廣東話不好,有時候還是用英文溝通比較快XD 與她還有稍晚進房的一個日本女生聊了Granada最大景點-Alhambra的相關訊息。日本女生說她排了兩小時的隊才買到票。其實買票的方式還有上網訂跟去銀行買。我打算去銀行買,但隔天早上去銀行的時候才知道,合作的銀行已經由BBVA換成La Caixa...。

所以第二天在買票失利之後,我決定用這一天剩下的時間,去找那個觸動我來西班牙Alpujarrs。到i一問才知道,Alpujarrs是個區域,小姐推薦我去Lanjaron或Ogvia,其他地方太深山,怕當天無法往返。決定去Ogvia以後,查了公車時刻,帶著一個甜甜圈我就邁向了那個據說是"Driving Over Lemons"場景的山區了。

"Driving Over Lemons"是一本小說,我看中譯本"吉他、羊奶、天堂",看了以後就對那個地方有嚮往。既然有機會,就去走走吧。話說San Augustin市場的甜甜圈還頗好吃,稍微扎實的口感,又有點鬆鬆的,不會硬,但不像台灣的美式甜甜圈那樣騙錢,帶著點柑橘的香氣。之後的兩天我還有去買。




Alpujarrs在內華達山脈南邊,是一個農牧產品出產地。車子出了Granada市區之後,莫名其妙我們得換另一台巴士坐,但無所謂,反正後來都到了。睡了一下,醒來已經在山區了,這裡的山區很多裸露的岩石,在靠近Lanjaron的地方有個很像在山谷裡長出來的城堡的大石頭,另一邊則可以觀察到路邊的碎石地上長了很多迷迭香,可惜無法打開窗戶聞聞是否飄散著迷迭香的味道。

在Ogvia下車以後,一時之間我還真不知道要幹嘛。但歐洲就是這點好,去Tourist Information問就行啦!拿了地圖、問了巴士時間(後來事實證明i給的巴士時間不可信)以後,開始往上走。這個小山城真的很小,路上也沒啥人,我一下子就攻頂了哈哈。(頂:地圖上最高的地方)




話說人總是要下坡的,下坡的路也是隨便走,因為地方真的太小,哈哈。路過他們的中心廣場,看到一個走廊貼了許多磁磚畫,內容是該區域的各山城,挑了一幅最喜歡的拍下來。





然後就再次不知道要幹嘛了,於是決定補償自己吃到爛海鮮飯的遺憾,午餐要好好吃。挑了一家有人的餐館坐下來,老闆推薦了Migas,說是地區特產,與couscous很像。那就來一份吧。菜上來以後,除了墊著的那陀澱粉類食物,上面還有炸魚、香腸、柳橙、哈密瓜、青椒。其中我最喜歡的就是青椒跟哈密瓜,哈哈。至於那陀像couscous的東西,倒覺得很像炸物的麵衣濕掉的感覺。另外,抹麵包的香草奶油很不賴,尤其hostel附的早餐竟然就是土司跟果醬,更讓我想把這小碗奶油打包帶走。



吃飽以後,一路走到溪床旁,找不到地圖上標的"那座"橄欖園,不過一路上其他的橄欖園也不少。另外還有柳橙樹、枇杷樹(他們的枇杷比較圓)....以及家家戶戶都有的檸檬樹。但其實有點悶又有點害怕,因為鄉村小路上,蒼蠅很多卻沒人,還有幾隻不隻何時會發動攻擊的狗...越想越害怕我就開始回頭走了(其實是因為太熱受不了...囧)。

在跨越乾涸的溪谷時,發現一群山羊也要過(乾)溪(話說礁溪台語就是乾溪耶),再一看,原來還有牧羊人!真是太夢幻了。跟牧羊人爺爺hola以後,牧羊人爺爺也很熱情跟我hola。他的羊則圍在我身邊觀察我。


跟牧羊人爺爺用西班牙聊了一下(我的西班牙文是不是突飛猛進呢? XD),他示意我跟他一起走。走在羊群前面好威風啊!有時候羊會跑去吃住家圍籬的植物,爺爺就會喝止,或是羊把整條路都佔滿的時候,爺爺就會用棍子指一下要牠們排好隊。牧羊真是太神奇了,走在牧羊人旁邊又莫名地感到很神氣!後來在某個路口,爺爺告訴我巴士站的方向,跟我親完臉頰就帶他的羊走囉。話說以前有個高中同學去土耳其玩回來,說土耳其人身上都是羊咩咩的味道,我本以為是羊大便的味道,這次以後才知道,走在羊群裡其實比較像羊肉爐的味道。

回hostel以後,遇到香港女生,約了一起參加晚上hostel辦的tapas tour。在大廳等的時候跟日本女生稍微聊了幾句,原來她們也是要去tapas tour。出發以後發現共有五個亞洲女生,香港、台灣、日本*2、韓國。韓國女生很主動跟大家閒聊。到了第一家bar等點酒的時候,因為我跟香港女生都是第一次,不太知道如何運作的,旁邊的美國男生說他在西班牙已經去過幾間bar了,有問題可以問問看他。出門不做功課,有時候你在知道一些關於該地特色的時候會感到很驚奇,這不賴。像我就是到了Granada才知道,這個地方的bar點酒會免費附小菜,跟其他城市可能有點不同。在bar裡亞洲人很自然就聚集在一起囉。大家都是上班族請假旅遊,只有我還是個死窮學生。



第一間的菜不怎樣,換第二間的時候,感覺得出來店齡比較老,bartender是個阿伯,但是配菜配的很讚!我們點了sangria,除了火腿、麵包、辣炒馬鈴薯之外,還有炸章魚海鮮拼盤!海鮮很讚,辣炒馬鈴薯也很讚!




跟韓國女約好隔天要一起去Alhambra,所以第二家結束我們就回hostel囉。隔天七點起床,日本女生也已經再準備要出門了。在Alhambra等了兩個小時以後,我跟Ji Yeon決定放棄!因為系統故障的緣故,她們大概一個小時賣不了一百張票!太誇張。我們下山以後去市場買了些水果,吃了可愛的小黃桃,鮮嫩多汁;還有伊斯蘭茶點店的點心,但不合口味。

吃完以後我們去Albaycin逛了逛,在那裡往Alhambra拍了幾張照。天氣太熱加上繞路繞太久,我們很快就累了。加上晚上決定要去看Flamenco、吃大餐,於是早早回hostel休息。



躺了一下,決定起床獨自去挑戰bar。bar這種地方都站著當地男人,有些還沒菜單,我一個害羞的亞洲觀光客實在難以鼓起勇氣獨自進入。但已經要走了,一定要找機會吃吃tortilla的啊。於是我挑了一家有人的,進去確定有西班牙蛋餅,就站定點菜囉。但感覺沒有很好,因為bartender臉很臭。西班牙蛋餅是馬鈴薯煎熟以後把蛋液到進去煎成蛋餅狀的點心,我不知道會連麵包一起上,大概他問了,而我沒聽懂吧。麵包有點多餘,但因為沒給叉子而我不喜歡浪費食物,於是還是盡量吃掉。蛋餅本身倒是挺不賴的。




稍晚,在hostel與Wendy、Ji Yeon會合,晚上的計畫是吃個摩洛哥大餐以後去看flamenco。沒想到了第一家餐廳,因為煮飯的老闆去放假了,那幾天只供應水煙。Ji Yeon請當地人推薦摩洛哥餐廳,依照指示我們到了那家餐廳,卻發現要到八點才開始供餐。由於正好在前一晚那個菜好、服務好的bar對面,所以我們決定先去喝一杯啤酒等餐廳開。(推薦bar Boabdil,在Cetti-Meriem巷底)



點了啤酒,除了好吃的貝類沙拉之外,我跟兩位新朋友提到很想吃好吃的paella(西班牙海鮮飯)但苦於找不到一人份的,這家bar有paella在菜單上,卻不知道能不能做一人份云云。Ji Yeon開口問了bartender,還是不能做一人份,但bartender阿伯也主動說,如果想吃可以點tapas menu上的,料不太一樣但份量比較小,就隨時可以吃。雖然我已經吃了開胃菜且等下要吃大餐,為了不留遺憾還是點了海鮮飯,幸好我有硬著頭皮點啊!好好吃~~~膨脹的米粒沒有過度烹煮,彈性恰到好處且充分吸收了湯汁,擠了檸檬汁的paella味道雖重卻不膩,裡頭料也挺多,海鮮、雞肉都有。大滿足!!



雖然我已經酒足飯飽,但還是跟去摩洛哥餐廳了。我們點了tarjin跟couscous,應該都算經典的摩洛哥菜。前者點了羊肉,其實就是燉羊肉啦,後者則是某種穀物磨成粉以後用特殊的方式再製成粒狀。口味都不錯,可惜我很飽了。Wendy點的lemonade with mint超有趣,裡面的mint碎末會漂浮在液體中間而非沈澱,味道有趣但不討厭。



吃飽以後,緩慢地往表演flamenco的bar前進。入場才發現場地頗小,且一開始表演,只有一個吟唱者跟一位吉他手,雖然表演得不錯,但身為觀光客難免失望,因為我們心目中的flamenco主要是舞。坐在Ji Yeon旁的西班牙男告訴她,Sevilla以flamenco"舞"聞名,Granada這邊則是flamenco"吉他",所以他才會到Granada來學吉他。可喜的是,中場之後,有一名身著黑白舞衣的舞者加入了。她用全身去聆聽吟唱及吉他樂聲,待靈感來時才開始舞動。Ji Yeon說,她剛來的時候,不懂為何西班牙人吃這麼油、鹹,後來看過flamenco之後,她覺得大概是因為西班牙人是很奔放的,需要表現出力量,所以需要口味重的食物。

看這場flamenco真的很值得,又划算。因為場地便宜、表演者少,因此入場只要15€含飲料。但是震撼度夠。當舞者在你面前三公尺的地方激烈的舞動,全神貫注、全身投入打出快速又帶著強弱的節拍,真是太精彩啦!而且我本以為flamenco也被變成一種娛樂觀光客的show了,但看她們的表演,覺得其中還是有靈魂在的,而且很多。

星期一, 5月 19, 2008

[yiting@捷克]西班牙-懸崖上的Ronda

雖然在Sevilla滿開心且也遇到很棒的人,可是Sevilla的規模比我想像中大多了,我本來期待的是更小的村落。Ronda就真的很小。很多人都安排Ronda一日遊,因為景點不多。但我自己覺得Ronda能看風景的地方不少,如果覺得能夠站在方便文明的地方往外望向大自然或農村很吸引人的話,Ronda或許可以稍做停留。




往Ronda路上,莫名其妙換了一台巴士,但總之是順利抵達了。巴士站跟火車站在城鎮比較外圍的地方,但是只要順著人潮跟"center"指標走,很容易可以找到市中心。在市中心的i拿了地圖以後,頭也不回地奔向網路上另一家便宜民宿,況且i提供的地圖上在接近的地方的確有標一個pension的標誌,讓我對於順利找到住宿這件事充滿信心。沒想到應該要位於Calle Vicent de Paul 14的Pension亦不復存在,問了附近的老伯,說是在巷子口有一家,可惜由於沒有事先聯絡,這家主人不在。老伯好心,領我往市中心的方向,找了一家他知道的hotel-Hotel San Francisco。老闆說單人房35€可以算成30€,如果在巴塞隆納我可能會接受,但在Ronda真的不必這麼揮霍。所以我道了謝表明需要再看看其他家的價格,就告辭了。但hotel老闆人還不錯,還主動告知往哪個方向會比較容易找到落腳處。在距離Hotel San Francisco最近的一家Pension Purisima因為價格合理(單人房17€)、房間乾淨,當下決定入住沒有再看其他家。我想Ronda要找pension相對簡單,因為過夜的遊客比較少,hotel價格又比較低,應該只有背包客會選擇住pension,我想我住的那天大概整棟也只有我一個客人吧,共用的浴廁也變成獨享的。

由於範圍很小,到了Ronda不妨安心漫步。我莫名其妙就找到舊橋,也莫名其妙地到了Arab Bath。這個Bath有一半在地下,為阿拉伯人澡堂遺跡。內有西、英雙語影片簡介。澡堂裡面很涼爽,比外面直曬太陽的氣溫大概低了四五度有,且空氣非常流通。這個澡堂是由驢子把溪裡的水往上提,然後經由人工燒柴把地板下的空氣燒熱以後,當熱空氣經過第一間房間蓄水的小池子,池子裡的水因為熱度而蒸發,形成了蒸氣室。而接著空氣到第二間的時候溫度下降,剛好讓蒸出來的人,馬殺雞之類的。再往外是一間冷水池,最外面則是接待室以及飲水區。澡堂位於城牆外,讓要進城的旅人可以稍事清理,旁邊還有清真寺,身心都可以得到清潔。




Ronda另外有名的就是城牆跟橋啦。Ronda的戰略位置重要,位於很深的溪谷邊。因此城牆築在峭壁上,要通達溪谷兩側的橋也相當壯觀。




有人說Ronda就是那座橋,可是我覺得除了橋之外,在懸崖往外看的景觀也非常讚。




在由Arab Bath步行前往新橋的路上,由於挑了一條比較遠的路,反而走得非常開心,因為除了建築物跟文化,我還近距離接觸到我嚮往已久的西班牙鄉村(雖然只有短時間),親手摸到橄欖。

還有在台灣的時候一直很好奇柑橘類的香味到底是怎樣的,這次在西班牙各處一直聞到橘子花香,在Ronda尤其明顯,很開心,原來橘子花聞起來不像橘子而像花。


星期四, 5月 15, 2008

[Miranda@加拿大]永遠的席琳狄翁--魁北克 (Quebec)

Quebec City 位於加拿大東岸魁北克省, 最早是法國人在17世紀發現登陸,後來在18世紀中期成為英國殖民地,目前仍保留當時法系城市色彩,居民講法語居多French-Canadian, 這邊也是天后席琳狄翁的故鄉,這個城市是我加東自助倒數第二站,也是我加東最喜歡的城市, 住的Quebec hostel,也是目前為止住過最好最貼心的!人都很nice,很熱情,不太像北美城市生活的居民,倒是像歐洲小鎮居民生活!city很小,適合走路!
我的加東行程是從Vancouver-->Toronto-->Niagra Falls-->Ottawa-->Quebec--->Montreal除了第一段是飛機外,其他都是火車,加拿大VIA 的火車在Quebec 這一段提供的豪華車廂大座位,真是讓我印象深刻,可媲美飛機商務艙! 今年剛好是他們建城的400週年慶, 街道與城市設備都陸續在籌設與維修,不過慶典活動集中在夏季,我只能聞香,無法參加!

這裡是18世紀時英法戰爭時的軍工廠舊址,1759年英國將軍James Wolfe領軍攻打Quebec,當時駐守的法國將軍 Joseph Montcalm 奮勇抵抗,這是加拿大歷史中很有名的一戰『the battle of the Plains of Abraham』這一戰兩位大將軍都死了,最後英軍勝利從此開啟British Canada 的歷史

rue St-Louis這條街在Fairmont Le Chateau Frontenac 附近,這幾家餐館在旅遊書上評價都很好,右邊第一家紅磚頭餐廳是現存魁北克最古老的房屋它的右邊其實還有通道,這裡提供傳統魁北克菜,店內人員會穿藍白傳統服飾招待, 名菜:魁北克肉派,楓糖鴨,鮮奶油楓糖漿派!有趣的是,很多房子外面掛著招牌告訴你房子的歷史,感覺這城市每一棟房子都有自己的故事Fairmont Le Chateau Frontenac是著名的魁北克城堡飯店,過去是殖民法軍的軍事基地, 當初這城堡的命名是為了紀念法國殖民地長官Comte de Frontenac, 由於在山坡上剛好可以眺望聖羅倫斯河,當時Frontenac將軍還告訴朋友『找不到任何地方比這裡更美了』 剛看到這棟飯店,有稍微震驚一下,在高地上而且前眺河川,周邊有廣場與公園環繞,還有人在現場吹薩克斯風唱法文歌,很有fu
城堡飯店臨St. Louise路另一邊就是這棟Finance Buidling,法國殖民地的金融區,當初軍事與金融基地都在高地上,如果要坐馬車環繞市區可到這邊來坐!
這條街道是魁北克最古老也是最熱鬧的一條街,叫做香普蘭(Rue du Petit-Champlain)
當天去很早才九點所以人還不多,沿路可以看到法式餐廳,廚具禮品店,琉璃店,還有民族inuit的手工藝品店
超級可愛的法式貓餐具....沒有這麼多錢買全部,只好照相乾過癮!:P
結尾一定要擺一下加拿大原住民民俗雕刻品,他們用石頭雕刻北極熊,老鷹,海獅等動物特別是Dancing polar bear,真是超可愛的, 這裡是ART INUIT Gallery ,裡面不能拍照,只好拍外面,
雕刻品價格從加幣50~5000都有,強烈建議要到這藝廊逛逛,看看不同跳舞姿勢的北極熊,保證會讓人開心的微笑喔!http://www.sculpture.artinuit.ca/ (可以上去瞧瞧)



小記:有人反應我消失很久了,都不知道是生是死Orz..,在這邊跟大家小報告一下,加東自助完後,我就順道飛去自助New York與Boston,現場直擊洋基暴動與教宗,現在在洛杉磯當米蟲中,打算還要去玩舊金山,拉斯維加斯,聖地牙哥,在外面閒蕩久了,都不太想回台灣面對現實 XD,最近洛杉磯很熱鬧,巴紐案金紀玖與張修的記者會搞的很大,過去很多政治逃犯都逃來洛杉磯了Orz..







星期五, 5月 09, 2008

[yiting@捷克]西班牙遊記-卡門的故鄉Sevilla

來到Sevilla是為了什麼我也忘了,但我在這個佛朗明哥的聖地並沒有看佛朗明哥。 出發前沒有訂到滿意的hostel或pension,依著網友多年前的地址分享,在大太陽底下穿過Sevilla最熱鬧的區域來到的Triana這裡,我找到了Justino Matute 13,但那裡已經不是pension了...應門的是二樓的太太,Isabel非常好心地努力用英文想幫我,後來她說她朋友在市中心可能有房間可以讓我過夜,公寓雖然老舊但是過夜應該可以。她幫我打了電話,約了五點過去,西班牙人還是很好心的!她祝我好運然後行了臉頰禮以後,我離開公寓在四處亂逛,意外找到Zara的Outlet-Lefties,不過可惜沒下手。這區域的房子貼了很漂亮的磁磚,好像以前這一區就是以燒磁磚著名的。


除了橘子樹之外,Sevilla有一種樹開著紫色的花,開成一片就像紫色霧一樣。

一陣瞎逛以後,五點,我出現在Calle de Mateo Aleman 28門前,二樓陽台有個奶奶跟我揮了手,想必就是Isabel的朋友吧。Adela領我進一樓,原來我一個人有一層公寓住,雖然公寓真的很舊,浴室還沒有門,但是一個人享受客廳、浴室、臥房的感覺,只要15€!更重要的是,Adela很真心想要接待,而不是想賺住宿費。雖然我西班牙文不通,而她英文不通,但我也大致上能了解她想要傳達的。她帶我去看了鄰近的Plaza Nueva,想幫我熟悉環境,意思是說只要找到plaza Nueva就能找到回家的方向了。 時候還早,跟她道別以後我在瞎逛的過程當中買了一個梨派,終於吃到梨派了,吃起來倒挺像蘋果塔的。

第一天很快就過去囉。回到家以後,發現桌上擺了一碗浸著水的櫻桃,這是Adela的愛心,超感動。



第二天我去了Alcazar。這種受伊斯蘭影響的建築特色是繁複的花草雕飾,以及處處以噴泉、水池來調節空氣濕度、清潔度(我瞎掰的)的庭園設計。真不知道古代人怎麼這麼有錢,能夠花得起錢蓋這麼精緻的房子。


在整個Alcazar當中,我最喜歡的是浴室。超夢幻的,而且她們真的有在賣這個景的明信片。有趣的是,因為倒影太清晰,我還想了一下才知道相片上下的方向。

下午則是去了另一個大景點Cathedral and its Giralda Tower,總之就是一個本來要蓋清真寺後來因為穆斯林輸了,天主教的人來了就改成教堂囉。而這個塔本身除了雕飾華麗之外,上塔是走斜坡而不是走樓梯,據說是因為當初有考慮到騎馬上塔。外觀是豐富的花草雕飾,內部則有管風琴、耶穌像等等的文物,最有名的是哥倫布的靈柩也在這裡。在發現美洲以後,Sevilla成了很重要的一個與新世界的貿易城市,大概是因為這樣所以哥倫布在這裡?

(哥倫布的靈柩)


在往cathedral的路上遇到了一個來自杭州目前獨自在馬德里奮鬥的青年商人,他說他趁五一出來散心,因為很多煩惱,但是一個人旅行感到很無聊,聽到我說要去教堂就一起跟著去了,還幫我出了門票錢,哈。

出了教堂以後,巧遇街上有天主教的儀式,一群壯漢抬著一頂轎子,在大太陽底下走,真了不起。前面還有小孩拿著乳香之類的開路。


最後一站則是同樣很有名的西班牙廣場,廢話不多說,有照片為證。除了扇型的建築物之外,沿著建築物的前面有一整排的磁磚畫,表達了各個西班牙城市的特色之類的。


離開的前一個晚上,我把裝櫻桃的碗拿去還給Adela,順便跟她說我隔天早上會拿鑰匙還她。結果我們聊了一會,還有中文教學,學了「一天」、「兩天」、「腳踏車」等等。還跟Adela一起去蹓狗,她的狗18歲了耶,聽說聽覺不行了,但是還是一隻很好動的狗。蹓完狗以後,Adela說明早一起喝咖啡吧,她請。但是在上樓以後沒多久,她就端著一碗熱呼呼的魚湯下樓來,好感人喔。並不是那碗湯價值多少錢,而是一個人在外旅行,有個人把你當家人一樣照顧的感覺很好。


離開的那個早上,Adela送我去客運站。我們在那裡喝了咖啡,照了相,我說我會把相片寄給她,她應該很開心吧。問她能不能把她的電話給一樣要去西班牙的朋友,她說好啊好啊,如果到Sevilla可以找她。我想她是很熱情想要招待人,與人接觸。她告訴我她的姓的時候,我說我知道,在客廳看到她的文憑有偷偷記下來。我想她是很感動的,因為走的時候眼角有淚呢。希望有計畫要去Sevilla的人,如果對於專屬老公寓有興趣,但不挑剔服務跟居住環境,又喜好安靜但很中心的位置,願意跟老奶奶多聊幾句的,可以考慮去找Adela喔!不管Adela有沒有招待你食物,她絕對是真心希望你能住得舒服。